*圖片:公視「我們的島」截圖。農民受訪表示,其中生態池具有淨化水質的功能。
不知你是否注意過,走在大賣場裡,看到高雄水源的礦泉水,和宜蘭水源的產品,價格有明顯的差距,讓人不禁想著:「從高雄水龍頭分分秒秒瀉出的水,代表多少金錢的損失呢?」想起高雄市議員吳益政在2012年5月的總質詢,「我們再喝高屏溪的水,你說要花多少錢才能減輕那些化學的東西?難怪我們高雄市飲用水的口感…,(市府)說也投資了很多錢,可是那個口感永遠都不會很好。」
在這一場總質詢裡,為了說明可行性,吳益政就有機、容積、公車等市政題目,做了琳瑯滿目的各種計算;「如果租一公頃,照副秘書長說的是4 萬元,那麼租100 公頃是多少錢?一年400 萬元。」(關於有機農業種植)「一塊地你至少可以收1,000 多萬,你至少可以賣三成,你看整個捷運沿線有多少,政府可以收多少錢。」(關於容積財源)「以前不要說爛公車,即便是最簡單型的也要400 萬,現在買1 台電動的800 萬,才自付200 萬」(關於旗盤式公車)
*影片:「我們的島 第743集 餐飲的綠色革命」高雄在2011年建立綠色友善餐廳認證制度,鼓勵餐廳使用在地有機食材。
進行這些(快速的)計算,是質詢時有力的工具;但數字、價格不是全部,不等於實際價值;「有機農業可以帶給我們生物多樣性多50%,可以多30%的物種。所以我說的,有機蔬菜不是對人而已,對環境、對我們要推動的生物多樣性都有巨大的貢獻。」高雄水源和宜蘭水源在市價上的差距,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;減少環境污染,對市民的醫療成本與健康生活、對環境、對生物的貢獻,正確地說,叫做無價之寶。
這質詢裡的無價之寶,還不只一樣,而是件件項項。例如,有人權──「我要如何讓一般人吃得起有機、一般人願意吃有機?」有友善──「百貨公司跟百貨公司透過地下的連通,增加商業性的強項,而且人不用走進走出,對人是最友善的。」有公義──「土地漲價、容積增加,應該把那些錢拿來替百姓還這些債務。這些債務不是市政府的,是百姓的,這些錢是百姓的耶,這些要先還嘛。」
*孫文的漲價歸公理想,在討論房產漲價時時常被提出。(來源:今週刊)
政策的性價比
每一種好的價值,我們都希望擁有,但資源有限,得考慮可行性、性價比。「做有機、減農藥,比CO2 還好減,中鋼你叫他要減5%的CO2,你就是叫他關門,農藥你叫他減10%、15%、20%循序漸進是做得到的。」;享受容積的建商,要補足公用設施,「例如隔壁棟設有4~50萬的公共腳踏車站,享受容積的建商也要捐一組。」;「(陳菊市長回應)經建會副主委曾和我討論過,他說你們高雄市的公車,一年要虧損10多億,不如為了減碳,就讓公車做為大眾運輸的工具。」於是我們覺得值得,於是我們想做。
儘管官員有時候會說「哦!不!不!不!沒辦法。」或是說「先求有、再求好」云云;但吳益政不是不能等,而是「這你八年前已說過,這都是過去式了。」並且善解人意地,為施政規劃財源:「你要補助公車部分,你不要支付,用環保基金去補那裏,環保基金要給市府的,你增加,停管基金你減少給與,停管基金不用步步向你要錢,他們自己就有錢。」不只是畫出理想,還指出了通往羅馬的條條路徑。
在公共服務的成本被計算出來之後,在可行性被突顯出來後,當我們覺得值得的時候,當我們看見前路的時候──理想與現實產生交集,左派右派彼此同意;讓抽象的價值,成為摸得著、吃得到的現實;有機之所以要平價,是因為超出的效益無法衡量;容積轉移對建商利多的部份,可用來逆轉社會M型化;棋盤式公車,為的是養成市民搭乘大眾運輸習慣,並(希望在當時)改善公車與捷運之兩大財政沉疴。
但是有的我們還吃不夠,有的甚至還吃不到,單單質詢不能點石成金,背後還有許多斡旋協理,催促市府的市民還不夠多,甚至政治文化還不夠豐富;為此,吳益政辦公室製作質詢稿導讀,拉近市民與市政的距離,認識議員應具有的能力,作為行動公民的參考,並促進正向選舉;然後撕下(高雄水源背後的)標籤,還我理應如此的人本生活。
◎ 本文改寫自2012年5月21日 吳益政總質詢稿
◎ 吳益政議員辦公室製作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